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150 章

關燈
第 150 章

第150章

化遠四十二年十二月。

過了十九生辰的紀元, 已經完全熟悉這個世界。

十九歲。

其他學生還在讀書的年紀,他已經在此地做了近四年的長官。

在他離開之前,很多東西, 還是要交代清楚。

即將成為劉知州的劉同知, 在交接的時候, 才知道紀大人手頭的事情到底有多少。

身為一地知州, 從賦稅考核,官員考核,百姓考核,宣布政令,再到總領下面各地。

這些話說起來籠統,若有心的, 自然覺得每一件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若想混日子的,其實也無所謂,也沒人會真的去管當地長官做了什麽。

偏偏紀元是前者。

劉同知也是前者,只是之前的他不得其法。

現在雖然還沒完全接手本地的事情, 但他打定主意了, 直接蕭規曹隨。

第一項事, 便是繼續修路修橋。

特別是寧安州本地的橋梁,大大方便各個寨子的百姓。

有些地方,原本要繞路幾個時辰才能到。

現在修好橋梁,不到一刻鐘,也就通過了。

寧安州近一半的橋梁道路,都由程大人設計好, 他們只要按照要求建設就好。

只是程大人現在情況不好, 剩下的一半設計,則要再等等。

所以劉同知把照顧好程大人一家, 也寫在自己小本本上。

第二項事情,平衡好商賈跟農戶之間的關系。

商賈依靠本地賺錢,那就要給當地農戶讓利,更要保證本地的耕地。

這點,可以依靠伐木會。

同樣也要警惕伐木會內部權力過剩,若伐木會形成欺男霸女的組織,便要組織張將軍去處理。

紀大人也說過,所以伐木會的審核要很嚴格。

總之張將軍,伐木會,商會,三方牽制之下,還要懂得教化,那就是學習知識,讓更多人明白更多道理。

那第三項,便是本地的教學了。

依照劉同知的私心來看,他更希望程亦珊一直做本地官學的管事。

先不說程亦珊的學問比他還厲害,再者,她的叔叔如今在武新府府學做訓導,怎麽看都對本地極好。

再者,程小姐做事嚴謹細致,本地州學能發展得這樣快,甚至都要準備第二次縣試跟女試,也是程小姐一手扶起來。

後面還有很多事情。

什麽當地指揮營的糧草,有機會就給當地補充盔甲兵器,加強訓練。

每兩年就要清查土地,修繕水渠,維護各種水系的水池等等。

再者,每年一定要多多種樹,萬不能竭澤而漁。

還有本地的普法行動。

這也是紀元遺憾的點之一。

天齊國的律法還是很完善的,普法很重要,也能避免很多爭端。

只要當地百姓懂法,知道什麽情況不對勁,那些豪紳們便不敢肆意妄為。

知對知錯,還是很重要的。

所以這件事要由劉同知來做,劉同知點頭,把這點重點標記。

後面還有本地耕牛的事。

如今的寧安州,已經達到兩戶一頭牛。

雖說人均有牛,還需要繼續努力,但兩戶一頭牛,絕對冠絕整個天齊國。

可能也因此,本地開荒的田地數量,也是天齊國首屈一指的。

劉同知一定會繼續保持的。

最後的最後。

便是培育良種了。

本地的官田,基本都用來培育良種。

這也是他們衙門不缺銀子,放在其他衙門,田地都要用來種糧食,供衙門眾人吃喝,哪有這種閑工夫。

原本的寧安州官田,也是一半一半,一半種糧食,一半做試驗田。

但到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了。

良種極為重要這件事,深刻印在當地人的心裏。

雖說這次只有一百多戶人家分到七九三號的良種,但給當地帶來很大的鼓舞。

只要糧食增產,讓他們做什麽都行。

所以,培育良種,增產這種事,一定要走。

後續還可以把當地各種果樹,甚至蘑菇都拿來培育,當地的蘑菇非常好吃,可以曬成幹賣出去。

當地農戶也可以多一分收入。

劉同知寫了不知道多少字,終於交接了一半。

一半!

剩下穩定物價,盤查來往商賈,維護當地治安,還要想辦法警惕景國。

紀大人的腦子能不能也借他一半啊!

好在黃同知可以幫他分擔不少。

黃同知也就是當年的黃夫子,他對此也嘖嘖稱奇。

他也做了十多年的官,還從未見過這樣的長官。

此事若是老趙知道,必然會很欣慰吧。

他的學生,真的很厲害,也真的為百姓考慮。

一直到過年,整個衙門算是松口氣。

一年到頭,就這幾天長假啊。

但很多人發現,他們好像習慣忙碌了?

主要是這些忙碌,真的很有意義。

本地百姓也真的看得見。

所以大家沒事就往官田跑,還去種植七九三號稻種的農田裏看看。

其實如今的占城稻七十九號已經是第四代了。

但大家已經習慣喊七九三,畢竟也是從三代開始,產量慢慢增加的。

這稻子長得特別快,紮根也牢固。

要說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味道一般。

不過本地人,還沒有到追求味道的階段,能吃就行了。

紀元在田間走著,無意間看到一片水冬瓜樹。

看這個樹木,雖然看著很高,但像是新種的?

因為這一片樹木,跟其他樹木看著很不一樣。

紀元身邊的小吏柴烽還問了老農,附近的農人道:“就是您讓我們種的啊。”

我讓種的?

三四年前那一批水冬瓜樹?

竟然長得這樣高了?

看著有四五米的樣子,想來再種個幾年,又能給當地人創收。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紀元的感慨也只在一會,他還要手頭的事情做完呢。

跟著的柴烽不由得沮喪。

雖說紀大人離開之後,他依舊跟著劉知州做事,同樣是知州身邊的小吏。

但這感覺,怎麽那麽不同啊。

別看紀大人年紀小,卻比他要穩重多,聰明更不用提了。

他們這些人加起來,也沒紀大人聰明吧。

可事情已經定下來了,也沒什麽用了。

最讓人難過的,大概是,以後,他們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吧。

天南海北的,再見一面,真的不可能。

這份難過,再看到紀知州行李的時候,更甚了。

紀元所謂的收拾東西,其實就是把東西歸置好。

帶來的幾大箱書籍,之前已經送到州學大半,剩下的他還要用,現在也可以打包到州學的藏書閣了。

除了這些年練習的畫作之外,其他的也沒什麽東西。

這些畫作,紀元挑了比較好的,一部分送給柴烽,再有程教諭,以及程亦珊,還留另一部分給鄔人豪。

不是他自戀,要到處送畫,而是這東西可以賣錢。

若有個什麽急用,肯定是可以出手的。

對於這些人,所謂的馬甲,也不必隱藏的。

再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東西。

柴烽發現,除了幾身日常的衣服之外,也就是官服,鞋子也是這般。

其他的,再無更多東西了。

他們紀大人在這過了快四年,就這麽多東西嗎?

哦,還有一頭牛,小黃。

可紀大人依舊不打算帶走。

先不說他一路回京t,還要再赴任,帶著小黃多有不便。

紀元本身也想讓小黃留在程家,這裏更安穩,他也信任程小姐可以照顧得很好。

所以收拾之後,發現根本沒幾樣東西?

隨便收拾個包裹就能離開?

就連回京的馬匹都要租用。

這,這他們紀大人,怎麽過的日子啊。

不對,他們紀大人沒事就在書房做事。

紀元見東西簡單,索性放那吧,他之前也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啊。

不過現在更要緊的,還是那一千多畝田地。

普通農戶們,種了七九三。

他們要算好各個階段的生長時間,時時記錄每個階段的生長情況。

這是他離開之前,最後一次見證占城稻的生長,肯定要格外關註。

只要七九三能保持在四百斤左右的產量。

那這個研究就是有價值。

雖然紀元知道,占城稻的潛力還不止於此,所以這個研究要一直持續下去。

甚至不止寧安持續下去。

若整個滇州府,乃至天齊國,最好一起研究。

可惜了,他若是提起此事,一定會被反對。

不是這件事不好,而是他如今已經是李首輔那邊的人,還跟楚大學士那邊有糾葛。

無論怎麽說,對方一定會阻止。

畢竟,百姓的利益算什麽,高產的糧食又算什麽。

只要能把這件事按下去,那就行了。

雙方因為高產良種,所以握手言和的戲碼,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即使對方知道這件事極好,也會反對。

他離開京城那會,黨爭已經很嚴重了。

三四年過去,只會愈演愈烈。

這輛狂奔的黨爭馬車,絕對不會停下。

說句不好聽的,便是老皇帝出面,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更別說,老皇帝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所以此事要做,卻也要秘密地做。

紀元從不知道,想做一件正兒八經的事情,竟然如此艱難。

在寧安州內部,他還能處理,出了寧安州,便是另一番天地。

紀元走之前,還把一些普通的占城稻種子,寄給天南海北的好友,同窗,甚至同年們。

有些同年都不怎麽聯系了,但東西還是寄過去。

估計他們收到占城稻的種子,也會覺得詫異?

但沒關系,大家只要種下去就好。

紀元也不是自誇。

以他的名號,大家還是願意去嘗試吧?

畢竟也不是讓他們親自去種,找各地的田莊,請當地農戶去種即可。

這等於說,擴大了“試驗田”的面積。

不過,這也是他如今手裏普通占城稻種子充足的緣故,沒有這一年的培育,他也不舍得給那麽多人。

這些事情處理完,紀元還是放心不下田地。

只希望七九三的第一次大面積種植,情況可以好一些。

紀元看著一張張試驗田記錄,心裏慢慢靜下來。

雖說時間緊迫,但他們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老天爺的了。

紀元剛從田地裏出來,就聽柴烽道:“紀大人,您今年過年,還是跟鄔人豪,大海他們一起過嗎。”

紀元點頭。

這是肯定的。

他們兩個是自己帶過來的,肯定要一起過年。

柴烽又道:“今年要不然去小的家過年吧,也算給您提前踐行。”

話說著,劉同知也走過來。

因為是放冬假,劉同知穿的是常服,可沒想到,他話裏的意思也是一樣。

其實以往過年,大家都邀請過紀元,但都被他婉拒了。

今年卻不同,今年大家格外熱情。

估計想法差不多,想要給紀元踐行。

大家是真的舍不得他。

紀元沒辦法推辭,只好排了個日期。

不過大年三十跟初一,他是要在程家吃飯的。

程教諭這幾日去了趟武新城,他的家人已經到了,正在安置。

不過很快會過來,到時候兩個程家人一起過年。

他這個學生也會跟著,大海,鄔人豪,甚至黃夫子,都被喊上了。

這是早就定好了。

誰知道這個口子一開。

紀元從臘月二十七開始,每日都是酒席。

衙門從上到下,都要請他吃喝。

大家也知道他的習慣,並不去酒樓,都是在家中宴請,吃的還都是一些尋常卻美味的家常菜,酒也少喝,吃了也是本地的甜米酒,都能算酒味飲料了。

紀元哭笑不得,卻也知道,這是大家的好意,不好推辭。

一直到臘月三十,紀元親自去接程教諭一家人,這才脫開身。

程亦珊自然也在,或者說程亦珊才是正兒八經接人的,紀元只是跟著而已。

程亦珊帶著程亦淮,兩人穿了較為正式的衣服,頭發也打理得跟平日不同,顯示出他們的鄭重。

畢竟,程叔父一家,是因為他們大房家裏有事,這才被調到滇州府。

程叔父為了早點了解情況,甚至提前過來,讓程二嬸帶著家人過來。

這份恩情,程亦珊記在心裏,早早便來出城迎接。

程亦淮也站在旁邊,態度十分恭敬。

紀元看了看他們,默默站在旁邊。

他迎自己的恩師,這點沒錯吧?

但在程教諭,以及程二嬸看來,怎麽有點怪?

紀元個子比一般人要高,身姿看著挺拔。

程亦珊身材也是高挑型,兩人站在一起,竟然格外和諧。

中間的程亦淮年紀小,身量也不高,活脫脫,像兩人半大的孩子?

程教諭倒吸一口涼氣。

偏偏他八歲的孩子還在道:“那是大姐姐的相公嗎,個子真高啊。”

程二嬸心裏的疑惑漸漸解開,看了眼程教諭,見他眼神震驚,忍不住道:“你都在這半年多了,沒發現?”

也不是沒發現。

是壓根沒往這方面想!

紀元他怎麽敢的啊!

這會跳開那個環境,看著兩人遠遠相迎,之前很多疑惑自然而然地解開了。

程教諭眉頭緊皺。

程二嬸早就想過這件事,開口道:“如今看,怕是不合適。”

不是他們侄女不好。

而是如今的身份,不合適。

只是不知道,他們到哪個階段了。

但想想也正常,兩個青年男女,家裏都突逢變故,性格裏又帶著堅韌。

這樣的人兩個走到一起,實在正常。

可程教諭夫婦看下來,又覺得是他們多想了,因為紀元跟程亦珊雖親近,卻並不像他們想得那般?

等回到程家,程二嬸也明白,這兩個孩子雖然彼此有情誼,卻把分寸拿捏得極好,誰都不會越出一步。

也是苦了他們。

朝廷無道,讓無辜的人備受牽連。

如果紀元知道程教諭夫人程二嬸在說什麽,估計會說一句,對朝廷不滿的人,似乎越來越多了。

這也確實不奇怪。

拿著天下稅收,享受黎民百姓供養,他們都做了什麽?

程家罕見來了這麽多人。

程家一家四口還好,仆從跟做飯的嬸子已經回家過年了。

可紀元,大海,鄔人豪,黃同知都過來幫忙。

加上程家二房程教諭程二嬸子,以及程教諭的兒子程三寶,還有他家帶的仆從。

算下來,十幾個人,在這個小房子裏面。

可這麽多人在一起,倒是顯得非常溫馨。

一群人很有話題可以聊。

從當初的安紀村,聊到正榮縣的日子,建孟府的日子。

京城沒有多說,基本被大家忽略了。

人人都說京城是首善之地,那也要看能不能待下去。

再講本地的風土人情,滇州府什麽吃的好,什麽玩的好,天氣又是如何。

紀元雖然話不多,卻總能說到點子上。

程教諭的兒子程三寶聽得心癢難耐,恨不得立刻去爬樹摘果子,還想看看滇州府的大象,以及附近的皮影戲。

紀元聽此,倒是跟著講了個皮影戲的傳記故事,本地流行的是“西腔”唱法,劇目豐富不說,對白還有趣。

表演道具,皮影靠子,還極為精美。

一段故事說完,程三寶,程亦淮聽的如癡如醉。

還約好明日就去街上聽聽。

程亦珊聽此,還給他們兩個銀錢,讓他們兩個不要亂跑,早點回來。

程教諭看著,心梗了下。

程二嬸則沒說話,轉而問了程大人還有程大娘子的身體。

程大娘子身體是好了些,但頭上的白發日漸多了,也沒了往日的氣力,她的精力基本用在照顧程大人身上了。

還好,今日家宴,程大人沒有那樣癡傻,只是不停地吃飯,吃過飯後,便坐在一旁呆滯。

其他人倒是習慣了,程二嬸拍拍大t嫂的手,實在是辛苦他們了。

不過以後就好了,兩家人都在滇州府,可以彼此扶持。

說句不好聽的,紀元留下來的人脈,都足夠保護他們全家了。

鄔人豪在指揮營,黃同知是本地的官員。

再者,還有紀元留下來方方面面的東西。

他們兩家在這地方,一定可以好好過下去,以後再也不回京城了。

晚上吃過飯,程教諭他們則被帶到知州府裏,自然是跟著紀元住。

程亦珊朝他們揮手,等人都散了,程教諭道:“紀元,我要跟你聊一聊。”

紀元。

喊他的大名。

紀元扭頭,輕咳道:“好,老師我們去書房聊?”

程教諭平時,要麽開玩笑看紀大人,紀狀元,要麽喊他元哥兒。

直接喊大名的情況極少。

紀元也恭恭敬敬喊老師,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等程教諭再出來,眼圈紅著,回到房間後,程二嬸還未睡,驚訝道:“這是怎麽了?”

他們應該就是亦珊的事,怎麽還哭了。

“得此學生,真乃此生幸事。”

“我說了程家的情況,問他是怎麽想的,難道要私定終身?”

“元哥兒說他們還未說定。”

“但不管這事成與不成,他都想替程家翻案。”

程教諭還說,你也到婚配的年紀,回到京城後,李首輔都會幫你選。

紀元的答案當然是拒絕。

“他說,今年不能翻案,那就再等一年,明年不能翻,就再等兩年。”

十年不能翻案,便等十年。

紀元說話,向來是不騙人的。

程教諭最後問:“這期間,我侄女嫁人了怎麽辦。”

紀元道:“這是我的事,也是我單方面想要幫忙,她走自己的路就好。”

“不用她等你?”

“不必。”紀元道,“我讓她等,更像在用未知來綁架她。”

所以他們不會聊這件事。

侄女也不知道紀元的想法,她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即可。

誰也不知道以後會怎麽樣。

程亦珊嫁人也好,不嫁也好。

都不影響紀元去做,他想做的事。

但紀元還是沒睡著,忍不住道:“要是真嫁人了,那怎麽辦。”

“也不能硬搶啊。”

大年初一,紀元起床的時候,還是嘆口氣。

只能寄希望他動作快點了。

快點幫程家脫罪,這樣的話,也不會讓程亦珊再用這個借口拒絕他,更不會讓她有心理負擔。

再去程家。

程家二房兩個人,特別是二嬸,簡直對紀元更喜歡了。

不說脫罪不脫罪這種事,只說事情未成之前,絕對不誇口,便讓人佩服了。

今日有不少學生,夫子,都過來拜會州學的管事程小姐。

她們一起合作的印刷書坊,也來了不少人送節禮。

紀元跟程教諭默契回避,不能搶主家的風頭,索性帶著家裏小孩出去閑逛。

今日開始,本地燈市就要開始了。

以前本地雖然有這個風俗,但辦得並不大,這些年條件好起來,也有更多商家農家願意弄些更華麗的燈盞。

逐漸也成年節期間的玩樂。

冬假過去。

寧安州各項事務繼續忙碌。

州學那邊,也開始第二次縣試,這次的縣試的考題,顯然比上次難一些。

說起來,去年那個縣試的前五名,到了武新府考試的時候,都是哭著出考場的。

真的太難了。

根本不會啊。

回來之後,五個人發憤圖強,今年也不知道進步了多少。

反正今年還是五個名額,就看誰能考中。

縣試過後就是女試。

州學很是要忙一段時間了。

而這個時間,紀元又在田地裏。

現在大家都知道,想要找紀知州,去官田!他們肯定在!

官田沒有?

那就去農戶家裏!

七九三號稻種,頭一次大面積種植。

甚至還是紀元離開前最後一次種植。

說實話,要不是因為想知道結果,紀元其實就該啟程出發了。

可為了這個結果,他決定壓縮路上的時間,只等著結果出來。

在收獲之前,想要知道大概的重量,就要等到抽穗期。

如今正月下旬,也該抽穗了。

正月二十二。

這次沒有人去給紀元稟告,因為他大早上便過來了。

一千多畝的七九三號占城稻,終於抽穗了。

非常熟悉稻子的紀元伸手摸了摸這些稻穗,表情帶了說不出的欣喜。

很好。

特別好。

“檢查所有稻穗,記錄稻穗的情況。”

“如果都如這般,那這次的種植,便是成功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